低氮燃燒工藝
通過燃料系統改造,布風板/風帽改造,分離器改造,二次風系統改造,增加煙氣再循環等,有效降低燃煤鍋爐NOx排放。...- 詳細介紹
技術特點
采用低氮燃燒為主、SNCR為輔的基本NOx減排技術路線,有以下優點:
大幅度降低脫硝裝置的初始投資成本;
有效降低氨制品消耗量和氨逃逸量,降低脫硝運行成本;
優化燃燒,提高鍋爐負荷,節約廠用電,減輕鍋爐磨損;
有效減輕尾部煙道受熱面的堵塞和腐蝕。
采用低氮燃燒為主、SNCR為輔的基本NOx減排技術路線,有以下優點:
大幅度降低脫硝裝置的初始投資成本;
有效降低氨制品消耗量和氨逃逸量,降低脫硝運行成本;
優化燃燒,提高鍋爐負荷,節約廠用電,減輕鍋爐磨損;
有效減輕尾部煙道受熱面的堵塞和腐蝕。
改造途徑
燃料系統改造:
燃料粒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(0~10mm)內;
實現CFB鍋爐給煤播撒的均勻性,盡量減少床溫偏差;
強化新鮮燃料著火,促進密相區及后續循環物料燃盡效率,降低爐渣可燃物含量;
提高給煤口播煤風和密封風入爐動量,加強新鮮燃料傳質過程;
增加煙氣再循環:
煙氣再循環技術的核心,就是利用煙氣具有低O2的特點,將煙氣引入一次風中,等效于一次風率的降低,促進密相區物料的還原性氣氛,可有效降低床溫。
與二次風分級相結合的煙氣再循環,可有效實現爐內物料的流態化合理構建,達到深度還原降氮的目的。
布風板/風帽改造
通過風帽小孔開孔率的調整,實現3%~5%的合理范圍;
重新核算并驗證布風板阻力,按煤種實現合適的阻力;
調整風帽結構,實現風帽內部阻力分配最佳,減少漏灰、磨損;
提高布風均勻性,改善流化效果,減少床溫偏差。
分離器改造
主要有以下幾個內容:
①分離器入口煙氣流速;
②煙氣溫度;
③粒徑和進口顆粒濃度;
④中心筒直徑和長度;
二次風系統改造
設置理想的二次風噴口流速,引入低流速概念下的二次風穿透,獲得分級送風過程適當的還原性氣氛,確保低氮燃燒的良好效果。
調整二次風噴口面積,按照預想不等速分布概念,合理分配不同區域二次風分布數量和對應角度。
在兼顧高效燃盡和爐內脫硝效果的前提下,按照3%~5%的低氧原則,采取必要的技改措施,并輔以精確的燃燒調整配風,以獲得良好的效果。
配風重整:
1、配風比例:一次風比例降低,二次風比例增加。
改變:氧量分布/焦炭分布
2、配風位置:二次風合理布局,提高氧量在爐內分布的均勻性,形成分級送風環境,消除爐膛中心缺氧區。